top of page
Search

自律神經失調形成可能原因

  • Writer: 林聖文
    林聖文
  • May 26, 2023
  • 2 min read

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相當複雜,包括環境、遺傳、心理因素,都有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。

自律神經又稱自主神經,它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所組成。其中,交感神經負責將身體的能量導向四肢,副交感神經則負責將能量導向大腦。

當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,身體會啟動防禦機制,包括產生疼痛、顫抖等不舒服的感覺;但當副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,身體會啟動放鬆機制,例如提升心率、降低血壓等。

環境

環境的刺激,如:噪音、高溫、寒冷、潮濕等,都會造成交感神經過度興奮,進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。

遺傳

遺傳因素也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重要原因,甚至有些患者可能在很小的年紀就發病。例如,神經質的父母在青春期就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;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有精神疾病,孩子也可能在青春期發病。此外,根據研究發現,擁有這種疾病基因的人比沒有這種疾病基因的人更容易患病。

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自律神經失調者,那麼其孩子也很有可能是這一類型,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會遺傳給下一代。

心理因素

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,最常被忽略的就是心理因素。當人經歷壓力、緊張、焦慮等負面情緒時,身體會產生一種應激反應,就像我們在生氣時心跳加快一樣。而當你在學習、工作或是生活中,遇到各種不順利的情況時,又或是面臨重大抉擇時,這種應激反應就會再次發生。

但是如果你能在這個時候,做一些讓自己放鬆下來的事情,例如運動、冥想、聽音樂、與好友聊天等,就能有效緩解壓力、放鬆身心。

當人經歷負面情緒時,身體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,例如提升心率、降低血壓等。這些變化都會影響交感神經系統。

其他

除了先天遺傳,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因為後天環境,例如壓力、負面情緒等因素造成。因此,針對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,我們應該多加註意,避免加重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發生。

注:自律神經是一個人健康狀況的反映,而非疾病診斷。建議讀者應從生活環境、遺傳因素、心理因素等多個方面進行自我評估,若有問題可及時就醫。

1、健康人不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因體內不存在任何病變或異常組織。

2、但若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者,可能會出現上述症狀。

3、若身體出現異常疼痛(如急性胃痛),表示可能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症,需及早就醫治療。

總結

自律神經失調通常與體內激素水平改變有關,包括甲狀腺素、皮質醇、腎上腺素、多巴胺、去甲腎上腺素等,都會影響自律神經的功能。

例如,壓力過大、經常熬夜等行為,都會破壞體內激素水平,造成自律神經失調。

雖然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無法治療的疾病,但它所帶來的危害卻不容忽視。因此,了解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以及如何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,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。


 
 
 

Recent Posts

See All
拔牙後疼痛難耐?認識乾性齒槽炎與應對方法

拔牙對很多人來說是件稀鬆平常的事,可能是因為智齒長得歪七扭八,也可能是蛀牙嚴重到無藥可救。手術過程或許很快,但術後的恢復期卻可能藏著一些麻煩。不少人以為拔完牙只要忍過幾天不適就沒事,卻沒想到有些狀況會讓人痛到睡不著覺。其中一個讓人吃進苦頭的併發症就是 乾性齒槽炎...

 
 
 
如何打造健康肌膚?從敏感到痘疤的保養方法

現代人生活步調快,環境污染與壓力讓肌膚問題層出不窮。許多人發現自己的肌膚容易出現不適,甚至連日常保養都變得小心翼翼。尤其是 敏弱肌 ,這類肌膚在面對氣候變化、化妝品刺激或飲食影響時,總是率先發出警訊。究竟什麼是敏弱肌?簡單來說,它指的是肌膚屏障功能較弱,容易因外界刺激而產生...

 
 
 
調整生活節奏,從內在營養補給開始找回平衡狀態

現代人面對工作壓力、作息紊亂、情緒波動等問題,身心常處在一種難以平衡的狀態。很多時候,不是我們不努力生活,而是身體悄悄釋放出的訊號被忽略了。當你發現自己總是睡不好、常常感到煩躁或提不起勁時,或許是身體在告訴你:該從補充營養素下手了。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2022 by PAUL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