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相當複雜,包括環境、遺傳、心理因素,都有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。
自律神經又稱自主神經,它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所組成。其中,交感神經負責將身體的能量導向四肢,副交感神經則負責將能量導向大腦。
當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,身體會啟動防禦機制,包括產生疼痛、顫抖等不舒服的感覺;但當副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,身體會啟動放鬆機制,例如提升心率、降低血壓等。
環境
環境的刺激,如:噪音、高溫、寒冷、潮濕等,都會造成交感神經過度興奮,進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。
遺傳
遺傳因素也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重要原因,甚至有些患者可能在很小的年紀就發病。例如,神經質的父母在青春期就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;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有精神疾病,孩子也可能在青春期發病。此外,根據研究發現,擁有這種疾病基因的人比沒有這種疾病基因的人更容易患病。
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自律神經失調者,那麼其孩子也很有可能是這一類型,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會遺傳給下一代。
心理因素
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,最常被忽略的就是心理因素。當人經歷壓力、緊張、焦慮等負面情緒時,身體會產生一種應激反應,就像我們在生氣時心跳加快一樣。而當你在學習、工作或是生活中,遇到各種不順利的情況時,又或是面臨重大抉擇時,這種應激反應就會再次發生。
但是如果你能在這個時候,做一些讓自己放鬆下來的事情,例如運動、冥想、聽音樂、與好友聊天等,就能有效緩解壓力、放鬆身心。
當人經歷負面情緒時,身體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,例如提升心率、降低血壓等。這些變化都會影響交感神經系統。
其他
除了先天遺傳,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因為後天環境,例如壓力、負面情緒等因素造成。因此,針對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,我們應該多加註意,避免加重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發生。
注:自律神經是一個人健康狀況的反映,而非疾病診斷。建議讀者應從生活環境、遺傳因素、心理因素等多個方面進行自我評估,若有問題可及時就醫。
1、健康人不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因體內不存在任何病變或異常組織。
2、但若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者,可能會出現上述症狀。
3、若身體出現異常疼痛(如急性胃痛),表示可能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症,需及早就醫治療。
總結
自律神經失調通常與體內激素水平改變有關,包括甲狀腺素、皮質醇、腎上腺素、多巴胺、去甲腎上腺素等,都會影響自律神經的功能。
例如,壓力過大、經常熬夜等行為,都會破壞體內激素水平,造成自律神經失調。
雖然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無法治療的疾病,但它所帶來的危害卻不容忽視。因此,了解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以及如何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,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。
Comments